江上漂浮物做套装门 用淤泥做环保石材
造两艘“迷你航母”,一艘用来打捞江上的漂浮物,另一艘则用来清理江中长年累积的淤泥……常人看来,这样的举动既异想天开,又得不偿失,但美心集团却以此为生财之道。 原来,这两个麻烦东西都是美心的生产原料,漂浮物可以用来做成板材,是套装门的原料。而淤泥则可以做成石材,是环保建筑的主要原料。 两座水上浮动工厂 重庆美心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明宪介绍,两艘“迷你航母”总投资约4500万元,每艘设计长度约200米,目前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及趸船的制造。 “‘迷你航母’承载量可达3000吨左右,它们的任务不仅是把江上漂浮物和淤泥作为原材料收集起来,它们更是两座水上浮动工厂。”夏明宪介绍说,每艘“迷你航母”可容纳100多名工人,并装载水泥、胶水、机械等生产材料及设备,在船上就能实现生产。 比如清理江上漂浮物的“航母”,在收集到漂浮物后,经过分类后可立刻在船上进行板材加工的加热、压膜、成型等步骤,“出征”回来后,就满载着成品板材了。清理淤泥的“航母”也是相同构造,当“航母”装满成品建材后就返航。 根据长江、嘉陵江沿线打捞部门的统计,每年仅重庆境内江线,打捞的漂浮物就超过5万吨,如果遇上洪水,打捞的漂浮物将达到25万吨以上。漂浮物不仅给两江周边造成污染,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安全。按照1吨漂浮物可以生产约20套门计算,每年打捞的漂浮物可以制造约50万套门。 如此看来,“迷你航母”不仅节约了污染物治理费,还能节约大量木材,实现低碳、环保生产。
|